新基建中的5G、充电桩、特高压和数据中心等领域都是储能的重点应用场景,5G的规模化应用带来了储能应急和节省电费支出的诉求,且相关电价政策已向此倾斜。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规模化投入以及储能成本的降低,作为能源供给侧,储充和光储充一体化设施也有望成为主流。
以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为例,“光伏+储能+充电桩”形成了一个多元互补能源发电微电网系统,可以实现光伏自发自用,余电存储,结合储能峰谷套利,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且可有效平抑对配电网的负荷冲击。但是,相对于分布式电站建设的快速开拓,微网站运维管理现状差强人意,甚至有些还停留在相对初级阶段。相较于集中式电站,分布式电站的体量小、布局散、资金小、人员少等特点明显,这些也给后期的运维管理带来了不少屏障。在微网电站20-30年的超长使用期基础之上,电站运维管理的混乱与缺失,已经成为了分布式微网发展的一大痛点。
方案介绍
传统的电站运维一般以人员巡检的方式来发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站逐年老化,故障率也在不断上升,这样的方式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此外,以人员巡检的方式发现问题,会造成设备较长时间的带故障运行,降低了设备寿命和利用效率,将会影响系统的经济效益。
微电网运行保障生产作业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痛点,通过对光伏储能设备的信息进行采集,整体监控设备各方面运转情况,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并通过专家库,为管理人员、运维人员提供精确的运维意见,实现智能运维保障,有效减少运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最终提升运营收益。
将场站与设备数据通过多种工业级数据协议接入微电网运行保障生产作业平台,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通过可视化的形式能够展示场站监控、运维管理、绩效考核、统计分析等内容;通过多租户设计,让不同用户使用各自独立的功能,辅助管理者、运营人员、财务人员、运维人员等完成各自工作,实现电站精细化、高效化的运维。
利用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将分布式微网的运行情况通过4G/5G等传输手段上传到云平台,通过线上大数据分析,对微网的运营与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智能化分析。既能实现云端诊断、场站无人值守以及移动精准运维,又能实现对每座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准确定位、数据反馈、故障预测、显示与分析、维修报警、扩容建议等功能,有效的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真正实现智能化运维的管理模式。
微电网运行保障生产作业平台,能够对微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监控,显示电站的综合统计概况,通过电站页面及设备页面,查看电站及设备详情。其次,通过云端联动实现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实现两票、巡视、检修、培训、报修和报废管理功能。此外,针对微网运营企业的管理需求提供资产管理、考核管理、日常办公、安全管理、计划管理、知识库、大数据分析、系统管理等多项功能,满足微网运营与运维的智能化应用。
应用价值
微电网运行保障生产作业平台采用先进的云平台技术,运行稳定可靠,24小时不间断运行,使得微网设备可以统一管理、分层部署,提高总部全局掌控能力,提高考核及管理能力。
通过云端与移动终端的联动,各电站可实现无人值守、按需巡检,从而降低运维成本;同时在各电站发生故障时,可以实现快速响应,提供专业运维技术,提升服务质量。
平台采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专家级运维,可及时发现潜在缺陷,提供远程专家协同诊断功能,最大化利用专家资源,提高故障诊断能力,为微电网的稳定运行、降本增效提供智能化支撑。
微网智能监控与运维平台降低了由于无法远程监控带来的设备损坏风险,减少了运维成本投入,提高了运维效率,提高发电收益。电站全程监控及设备状态监测,实时上传告警数据,维修作业自动触发,提高响应速度,做到防患于未然。可减少常驻运维人员数量,缩短故障响应及维修时间,大大提高了微网的运营盈利能力,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收益。